银行业蒙商银行年报点评:风险稳妥处置 经营步入正轨

2022-06-17 21:15:00

支付宝充值

  事项:

  近日,蒙商银行披露2021 年年报,我们通过回顾包商银行风险处置及蒙商银行经营情况,梳理银行风险处置情况和效果。蒙商银行是一家新设的银行,跟包商银行相互独立,在包商银行风险处置过程中承接了部分包商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目前公司恢复自我造血能力,经营逐步进入正轨。

  总体来看,近几年监管部门不断强化风险监管,有效化解金融风险,有助于银行业健康发展。就上市银行而言,我们预计2022 年行业基本面将保持稳定,考虑到当前板块估值处于低位以及后续宽信用、稳增长的政策取向,我们继续看好板块后续表现,维持行业“超配”评级。

  评论:

  事件回顾:包商银行风险处置,蒙商银行承接部分资产负债2018 年4 月底,包商银行未能按时披露2017 年年报,其风险问题开始受到市场关注。2019 年5 月,央行与银保监会联合公告对包商银行进行接管,并委托建设银行托管其业务。之后包商银行接管托管工作逐步开展。

  2020 年4 月30 日,11 家发起人在内蒙古自治区共同发起设立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当天央行发布《包商银行接管组关于蒙商银行成立答<金融时报> 记者问》,称“蒙商银行是新设立且独立于包商银行的法人主体。蒙商银行定位为城市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界定为内蒙古自治区内”。

  2020 年4 月份,央行官网发布《关于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转让相关业务、资产及负债的公告》,包商银行拟将相关业务、资产及负债分别转让至蒙商银行和徽商银行,此次转让的总体原则是:(1)包商银行总行及内蒙古自治区内各分支机构的相关业务、资产及负债由蒙商银行承接;(2)内蒙古自治区外各分支机构的相关业务、资产及负债由徽商银行承接;(3)包商银行债权人持有的未由存款保险基金提供保障的债权,不在本次承接范围内,仍保留在包商银行。

  蒙商银行是一家新设的银行,跟包商银行相互独立蒙商银行是新设成立的城商行,成立后承接了包商银行的部分资产和负债,但蒙商银行跟包商银行是两家相互独立的法人机构。

  根据蒙商银行官网信息,蒙商银行是由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会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等内蒙古自治区内的11 家发起人在内蒙古自治区共同发起设立。截止2021 年底,蒙商银行的股东有11 家,情况如下表所示。

  蒙商银行党委书记、拟任董事长为于学忠,曾在自治区内政府部门任职,后来担任内蒙古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党委书记、董事长。蒙商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为乔俊峰,长期在建设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工作,后包商银行由监管部门接管并由建设银行托管后,乔俊峰行长担任托管组内蒙古自治区现场组副组长,蒙商银行筹备组副组长,蒙商银行成立后担任行长。

  蒙商银行2021 年年报:造血能力恢复

  2021 年是蒙商银行成立后第一个完整的财务年度,我们通过其2021 年报,观察分析其经营情况。2020 年不是完整经营年度,使得数据不可比,因此我们不作成长性分析。此外,据媒体报道,蒙商银行还在陆续处置旗下部分村镇银行,因此我们的分析以母行口径(不包括村镇银行)为主,适当兼顾并表口径。

  (1)资产负债表情况:负债结构良好,资产结构正常从规模来看,蒙商银行在2021 年末的资产总额为1656 亿元,净资产212 亿元,其中存款总额达到1025亿元,占到负债总额的71%,与其他城商行相比,这一负债结构更为稳定。2021 年末公司发放的贷款总额为673 亿元,占资产总额的41%,与其他城商行差别不大。

  展望未来:经营逐渐步入正轨

  今年是蒙商银行成立的第三年,由于成立时间尚短,同时存在一些因村镇银行等带来的历史包袱,公司仍有一些存量问题需要处理。但总体来看,蒙商银行目前已恢复自我造血能力,经营逐步进入正轨。根据公司披露的2022 年主要工作思路,蒙商银行将按照“一个统领、一个中心、两个关键、五个重建”(即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修复资产负债表、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工作中心,紧扣特殊资产清收和减员增效的两个关键点,全面开展组织重建、队伍重建、制度重建、机制重建和文化重建五项工作)工作方针,全面推动党的建设、公司治理、经营管理、风险防控、以案促改向纵深发展。

  投资建议

  近几年监管部门不断强化风险监管,有效化解金融风险,有助于银行业健康发展。就上市银行而言,我们预计2022 年行业基本面将保持稳定,考虑到当前板块估值处于低位以及后续稳增长、宽信用的政策取向,看好板块后续表现,维持行业“超配”评级。

  个股方面,一方面考虑短期经济稳增长带来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基建投资方面有优势的城商行,重点推荐区域经济较好、盈利能力高、业绩增长居同业前列、估值相对较低的成都银行;另一方面考虑到长期经济结构转型,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占比相对提升带来的投资机会,重点推荐在服务制造业企业方面有优势的银行,包括宁波银行、常熟银行、苏农银行、张家港行、无锡银行。

  风险提示

  若宏观经济大幅下行,可能从多方面影响银行业,比如经济下行时期货币政策宽松对净息差的负面影响、企业偿债能力超预期下降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等。

(文章来源:国信证券)

文章来源:国信证券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风尚网版权所有